弧菌
-
虾病诊断123,日常巡塘勤观察
虾病始终困扰着广大老铁们,随着逐渐向内地发展,养虾新手入行头一次大多没有成功的。养殖一点通提醒老铁们,一定要从对虾习性入手,防重于治,加强巡塘,观察对虾活动、摄食情况。发现异常,及时应对。
-
对虾弧菌的分类,综合防控八法
弧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种类,像副溶血弧菌、溶藻弧菌、哈维氏弧菌等。最具有危害性的当属副溶血弧菌,生长繁殖力极强,灭杀极难。在3~6%的盐水中仍可迅速繁殖,最适宜环境8~9分钟为1个周期;且水体10~42℃、PH值5~11等各种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。
-
对虾弧菌病的危害和防治,菌相平衡最关键
弧菌是海洋中常见菌群之一,适应性和抗逆性均非常强,海水环境属优势菌群,对虾养殖中,无论海水、淡水,均较常作为致病菌引起疾病爆发流行。弧菌,确切地说应该是弧菌科和弧菌属,而并非特指某一种细菌。
-
对虾夏季生长快速,以菌制菌,管控对虾弧菌病
夏季气温适宜,南美白对虾进入生长快速期,此一阶段,即是投料高峰期,亦是对虾发病高峰期。因此,夏季日常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尤为重要。
-
对虾养殖病害发展趋势
1、虾病流行迅猛,发病率、死亡率增加,危害增大。
2、病害流行时间延长。
3、个别病原体更易感染,病程加快。
4、海水/淡水均可发病。 -
南美白对虾弧菌病的危害和防治,管控塘底是关键
弧菌本属海洋中常见细菌类群,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很强,所以成为海水环境的优势菌群,常作为致病菌造成虾病爆发流行。目前仍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、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。对虾的偷死、肠炎、生长缓慢、白便等均和弧菌存在极大的关系。对虾感染弧菌,症状主要表现为:黑鳃、黄鳃、褐斑、甲壳溃疡、肌肉白浊、红尾红腿等,且常伴细菌性败血症。